南昌日報社組織開展“青年記者編輯打卡南昌網(wǎng)紅地”采風活動
2023-05-05 08:14:32    南昌新聞網(wǎng)

探尋南昌成為新晉網(wǎng)紅城市背后的“流量密碼”

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(qū)“五一”假期客流達百萬,南昌地鐵單日客運量突破歷史最高紀錄達190萬人次,南昌武商MALL開業(yè)首日客流達17萬余人次……近日,關于“南昌”的詞條頻頻登上各大網(wǎng)絡平臺熱搜,大量外地游客化身“旅游特種兵”打卡南昌,英雄城順利“出圈”,到處進入“人從眾”模式!


(相關資料圖)

為什么南昌在短短幾個月內(nèi)能火成這樣,成為新晉網(wǎng)紅城市?

值此“五四”青年節(jié)之際,南昌日報社組織開展的“青年記者編輯打卡南昌網(wǎng)紅地”采風活動走進全市各個頂流地標,一批青年南報人,以這樣特別的方式,慶祝專屬于自己的節(jié)日,身臨其境感悟南昌的煙火氣、人情味、吸引力,探尋人氣爆棚背后的“流量密碼”。

游覽文泉藝術公園

在創(chuàng)意十足的特色園區(qū)里

接受藝術熏陶

5月4日14時,南報青年記者編輯們走進青山湖區(qū)的文泉藝術公園,這里面積不大,卻“五臟俱全”,湖上涼亭、活動中心、花草樹木……宛如附近居民的“后花園”。

文泉藝術公園占地15畝,建于1979年,是供村民及周邊居民休閑娛樂的地方,后因歷史變遷與社會發(fā)展變化導致整體荒廢多年。2021年初,青山湖區(qū)通過實施門塘水治理工程,將文泉藝術公園納入治理范圍,經(jīng)過提升改造,文泉藝術公園以全新的面貌呈現(xiàn),成為市民休閑娛樂好去處。

“沒想到這里還有一個這么‘小巧精致’的公園,配備了完善的設施,讓附近的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親近大自然,真是非常不錯?!蹦喜請笥浾吒邥熣f,近年來,南昌人推窗見綠,出門進園,越來越多“小巧精致”的公園出現(xiàn)在市民身邊,給市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
從文泉藝術公園出來,驅(qū)車走上海路,9分鐘就到了699文化創(chuàng)意園。園區(qū)有工業(yè)記憶廣場、華安針織歷史陳列館、創(chuàng)意森林等多個特色文化景點,還有各類創(chuàng)意手工店、地方特色餐廳、南昌本土品牌酒吧、文創(chuàng)小店等,大家一路走一路看,時不時拿起手機拍照,記錄下眼前的美景。

在699文化創(chuàng)意園合影

“699文化創(chuàng)意園的前身是江西華安針織總廠,始建于1954年,它曾創(chuàng)造了同行業(yè)亞洲第二的輝煌歷史,是江西省輕工行業(yè)的龍頭企業(yè),于2000年停止生產(chǎn)。后來,當?shù)卣畬魅A安針織總廠舊址進行了提升改造。目前,園區(qū)已成為南昌市的一張文化名片,是南昌的網(wǎng)紅打卡地、文藝青年聚集地、市民旅游休閑目的地?!敝v解員一邊向青年記者編輯介紹園區(qū),一邊熱情地邀請大家來參加5月20日青年交友活動。

“從工廠到網(wǎng)紅創(chuàng)意園,699文化創(chuàng)意園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轉(zhuǎn)型例子,改造過后的江西華安針織總廠華麗蛻變,工業(yè)的建筑風格、時尚的特色酒館都讓人眼前一亮?!蹦喜侣劸W(wǎng)網(wǎng)頁編輯孫益君說,通過今天實地走訪,讓她更深入了解了699文化創(chuàng)意園,感覺收獲頗豐。

參觀“金石·禪心——中國美術館藏吳昌碩作品特展”

奔赴穿越時空的頂流地標

觸摸文化脈動

16時,青年記者編輯們來到“金石·禪心——中國美術館藏吳昌碩作品特展”,大家或駐足細細端詳,或拿起手機拍照留念,或側(cè)耳聆聽著講解員的講述,每個人都在享受著這場“特展盛宴”。

據(jù)介紹,此次展覽截止時間為7月9日,免費面向市民游客開放。展覽設“雪個入夢畫禪寄意”“詩有別趣理道一貫”“自我作古金石傳薪”三大篇章,以詩、書、畫為切入角度,多維度立體呈現(xiàn)八大山人和吳昌碩的藝術世界,讓參觀者得以沉浸其中,品味大師的藝術人生。展覽共展出66件吳昌碩作品,其中有中國美術館館藏的64件作品,包括《墨葡萄》《墨筆瓶花》《蘭花月影》《三友圖》等經(jīng)典作品,八大山人紀念館2件館藏吳昌碩作品也同時展出,讓前來觀展的觀眾大飽眼福。

“非常幸運能看到這個特展,展覽同時呈現(xiàn)兩位藝術大師的作品,學術上的對比、藝術上的‘對話’碰撞出的新‘火花’,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到藝術魅力?!蹦喜侣劸W(wǎng)技術部堯會文參觀時看得非常細心,并不時用手機進行拍攝。他說:“觀看此次展覽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,吳昌碩臨摹八大山人的作品,極為神似,并開辟出了自己另外一條道路,樹立自己風格構建一套自身的筆墨語言系統(tǒng)。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,我將向先進、優(yōu)秀工作者看齊,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。”

隨后,青年記者編輯們來到“特種兵游南昌”之必打卡點——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(qū)。步入街區(qū),雖然是工作日,但仍游人如織,游客們漫步其中,感受老南昌的魅力。

游覽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(qū)

“街區(qū)一季度客流量已經(jīng)超過500萬人次,春節(jié)期間更是創(chuàng)下單日客流量超15萬人次的新紀錄?!?/p>

“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(qū)地處南昌老城商貿(mào)核心區(qū),自古以來就是集商幫文化和市井文化于一體的繁華鬧市?!?/p>

“‘五一’假期,我都沒來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(qū),因為平時也可以來,假期先給外地游客看?!薄敖謪^(qū)也很給力,先后舉辦了破界共生城市秀、春祈戲劇大會、花潮交友大會等活動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?!?/p>

……

大家邊走邊看,你一言我一語談體會、聊感受,分享南昌成為新晉網(wǎng)紅旅游城市的喜悅和期盼。

去人山人海的網(wǎng)紅打卡地

感受消費活力

坐落于八一廣場旁的南昌武商MALL是江西第一座奢侈品購物中心,自4月28日正式開門迎客至今,每日都是人頭攢動,早已成為當之無愧的搜索“熱詞”和打卡地標。

來到商場入口廣場,武商集團IP“微笑天使”(長江江豚)雕塑佇立在正中央,從外看,建筑整體就像是一個會呼吸的“盒子”,線條靈動、大氣優(yōu)雅,與八一廣場融為一體。走進一樓中庭,藝術裝置以光構建浪潮,讓內(nèi)部空間與海水相呼應。各個樓層扶梯、廊道寬敞自在,光照、溫度、濕度、室內(nèi)香氛、顧客導視等細節(jié)均精心設計,讓人直呼享受。

“武商帶來了很多的江西首店,包括國際奢侈品牌、餐飲品牌以及功能體驗性的娛樂項目等,可以更好滿足南昌消費者的購物、時尚等需求,對提升南昌消費品牌形象,加快南昌建設全國性消費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義。”劉冕是南昌日報專門對接東湖區(qū)的記者,從武商集團收購地塊、進軍南昌,到武商MALL加緊建設、正式開業(yè),她始終奔走在新聞第一線,對這一商貿(mào)綜合體為南昌帶來的正向效應如數(shù)家珍。

2019年4月,《南昌市進一步激發(fā)商貿(mào)消費潛力促進商貿(mào)消費升級三年行動方案(2019-2021年)》提出,要加大商貿(mào)領域招商引資力度,引進LV等國際高端品牌落戶,吸引國際一線品牌在南昌設立品牌首店、形象店,新引進3至5個知名連鎖酒店品牌。由此可見,南昌商貿(mào)消費升級需求迫切。

“武商MALL的開業(yè)填補了南昌重奢商貿(mào)綜合體空缺,這對城市發(fā)展來說是很有意義的?!眲⒚嵴f,“南昌高端消費圈對大牌首店期待已久,真正讓大家奔之相告的,是與商場匹配的高素質(zhì)品牌集群?!?/p>

將目光移至珠寶街,巷道內(nèi)人潮涌動,濃濃的城市煙火氣撲面而來。小鄧臭豆腐、姐妹風味小吃、小武哥糯米飯......盡管是工作日,這里仍是人聲鼎沸,沿街各個小店門口排隊的食客絡繹不絕。

“最近經(jīng)常在網(wǎng)上看到珠寶街的美食攻略,今天終于有機會來嘗嘗了!”南昌日報社影視部記者編輯李敏非常熱愛美食,是一位正宗“吃貨”,平常由于工作忙碌,沒時間來珠寶街打卡,趁著這次采風活動,她加入了陳記手工綠豆餅店前的長龍中。

與過去觀光旅游不同,現(xiàn)如今,以打卡美食為旅游動機的游客越來越多。得益于短視頻和社交媒體發(fā)揮的助燃效應,南昌美食“出圈”了,成為吸引各地游客前來游玩的“流量密碼”。

“這就是小時候的味道,微甜不膩,太好吃啦?!眲偝鰻t的綠豆餅在李敏的手中冒著熱氣,散發(fā)出洪城美食的魅力,讓從外地來昌工作的她又一次發(fā)出了“在南昌生活真好”的感慨,并表示要多拍一些素材,回去加工成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通過紙端與網(wǎng)端,打通網(wǎng)上與網(wǎng)下,更好傳播南昌美食文化,進一步唱響南昌的城市知名度。

從一江兩岸的萬燈璀璨中

感嘆南昌之美

19時,華燈初上,滕王閣景區(qū)開始燈火搖曳。

“各位游客,請排隊依次入園,注意安全,文明禮讓,精神集中,不要擁擠……”大喇叭循環(huán)廣播著,大家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,隨著隊列移動,滿心期待著即將上演的“視覺盛宴”。

贛江兩岸,126種燈光顏色、296棟建筑物、60萬盞燈共同構成了長達8公里的動態(tài)畫卷,乘“滕王閣”號觀光游輪夜游贛江,一路沿水而行,燈光相伴,不僅可以欣賞兩岸的迷人夜色,還能欣賞到一場全球獨一無二、聲光電同步的微電影秀。

隨著音樂聲響起,贛江兩岸的建筑物逐一亮起燈光,一會兒是煙花絢爛綻放,一會兒是彩色氣球騰飛,燈光效果讓船上游客紛紛拍手叫好?!昂镁脹]來滕王閣了,變化很大,尤其是夜景太美了?!瘪銕r是南昌新聞網(wǎng)的新媒體編輯,平日里總在“后方”看著“前方”記者傳來的素材,如今得以實地一見,感到收獲滿滿、不虛此行。

19時30分,游船駛近秋水廣場,《鼓震九州》《梁祝》等樂曲在耳畔響起,噴泉編織出一幅幅瑰麗的“動態(tài)畫卷”,與絢爛多姿的夜景交相輝映,聲、光、電的完美融合讓“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”顯得愈發(fā)動人。

一聲“咔嚓”,一道白光閃過,南昌新聞網(wǎng)新媒體編輯楊敏不禁拿起相機,將眼前美景定格在青年節(jié)的夜晚。“人杰地靈,歷史悠久。在這里,古代文明和現(xiàn)代藝術相互碰撞,每個人都可以用全新的視角欣賞英雄城。”作為一名新媒體達人,楊敏說夜游贛江應當列入“特種兵旅游”的必去之地。如今是新媒體時代,自媒體受眾廣泛且多元化,自己要更深入地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,通過突出本地特色,讓更多人對南昌有所了解、心生向往。

站在甲板上,向南遠眺,幾公里外的網(wǎng)紅打卡地“南昌之星”摩天輪尤為亮眼,160米高的“光輪”旋轉(zhuǎn),見證了一江兩岸的今昔變遷,映照著贛鄱大地的發(fā)展之路,此刻的英雄城風光正好。

溫情美好的采風活動在此畫上句號,但歷史的沉淀、生活的熱鬧、自然的驕傲、文化的滋養(yǎng)令南昌日報社的青年記者編輯們心潮澎湃不已,大家都紛紛表示,南昌是一個摩登現(xiàn)代又滿是煙火氣的城市,每條街巷都蘊藏著不一樣的美。自己將用手中的筆和鏡頭,記錄、傳播這座城市的繁華盛景和非凡魅力,讓南昌故事更加豐滿,讓南昌聲音更加響亮。(全媒體記者 殷思萌 萬敏 /文 楊紫韜 成奔/圖)

關鍵詞: